湖南卫视推出了一档原创校园真人秀《一年级》,将镜头对准一班刚满6岁的一年级新生,且还是住宿生,找来当红花旦小宋佳和人气小鲜肉陈学冬担任代课老师。
娱乐10月29日报道 这年头各大卫视“综艺战”看来是愈演愈烈了,其中购买国外版权进行本地化再造加工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节目套路,我们熟知的《中国好声音》《爸爸去哪儿》《奔跑吧兄弟》等等都属于这一类。因为有国外成功经验在先,移植到国内相对风险较小,可控性较大,故成为各家首选。难能可贵的是,在一片翻拍中,湖南卫视重磅推出了一档原创校园真人秀《一年级》,将镜头对准一班刚满6岁的一年级新生,且还是住宿生,找来当红花旦小宋佳和人气小鲜肉陈学冬担任代课老师。无论创意,还是内容,都耳目一新。头两期播出后,反响热烈,而我更是因为家有小萌娃,瞬间成为忠实粉丝。《一年级》的创意出发点显然是受了《爸爸去哪儿》两季热播的启发,把故事点继续放在孩子身上。只是相比“爸爸去哪儿”里以家庭为单位,《一年级》将视野拓展到了学校。又特意找了寄宿制小学,从而涵盖了课堂到生活的全方位,加上还有孩子们周末在家的状况,这就彻底成了360度无死角真人秀了。当然,这节目最吸引我的地方还在于,拍的是6岁一年级新生。告别幼儿园,正式进入学校,这个时期的小孩应该面临的是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“蜕变”。“爸爸去哪儿”着眼点在爸爸和孩子的互动沟通上,比较侧重亲子教育。而“一年级”则偏重孩子们的社会身份与行为规范的建立。从家庭走向社会,一年级是每个人都有的必经之路。看得出节目组在策划上的良苦用心,选了7个性格迥异、家庭环境不同的孩子着重呈现。既有小霸王型的,也有超级恋母型的,有爷爷奶奶带大的,也有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,更有混血儿。总之,至少从表面看起来,男女都有,百花齐放。事实上放到一个共同的大环境里,孩子与孩子间的差异性可能体现的更明显。这其中既有家庭环境的因素,也有孩子自身的性格原因。不过真正的历练不就是看他们如何脱离家庭,融入到新集体中吗?状况百出,是非不断,哭哭闹闹,痛并快乐着,是这个节目最大的看点。对于像我这样的新手妈妈来说,也是提前上了一课。在节目中看到6岁的孩子第一次开始校园生活,他们最本能的反应是什么?他们怕什么?爱什么?想什么?做什么?身为家长,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完成这个“蜕变”?这些都是这档节目带给我的思考。此外,原本还担心这所学校过于“贵族化”(因为学校硬件相当豪华),这些孩子家境应该都不错,会不会都是富二代甚至富三代,不具普遍性。但是看了两期,尤其是看到孩子们放学到宿舍的课外生活,我明白了编导们的特别用意。寄宿制的好处在于,营造了一个最大限度的“共同环境”。在这里,不管家里多有钱,或者多贫寒,大家一视同仁。睡一个屋,盖同一床被子,吃一锅饭,孩子们面对的是同样的客观条件,那么他们的反应也更能体现其个性差异。某种程度上,也更有普遍意义。当然,因为学校的硬件设置摆在那里,估计学费也不会便宜,相对来说,家境也都不会太差啦。不过,毕竟不是励志节目,这个程度是能接受的。除了孩子之外,明星老师也是不容忽视的节目亮点。小宋佳和陈学冬都极好的完成了节目组交给的任务,百分百投入在“角色”中,尽可能的去明星化,还原生活化和个人化。这个分寸的拿捏,其实看起来容易,做起来很难。从第一期里小宋佳忘拿行李开始,神经大条情绪化的小花老师已经“刻画到位”了。当然,她并非有意饰演,跟演戏不同,这一次她展现的是实实在在的自我。所以我们看到了她的崩溃,她的自责,她的义无反顾勇于反省,她的努力和坚持。这个节目让我对小宋佳充满好感,我想在生活中,如果有机会的话,她一定会成为我的好朋友,因为她爱恨分明,毫无心机。而陈学冬则真正让我刮目相看,原本以为他只是一个相貌俊美的人气偶像。没想到他如此认真负责,温暖有爱。更关键是,他非常沉稳,有着超越年龄的早熟与淡定。再烦再乱他都能杠,善良谦和,有着良好的教养和强大的内心。这个男演员前途无量,如果他愿意的话,他一定会在演艺圈走的更远。因为真正的好演员,首先得是一个很认真很善良的人,然后才是好演员。陈学冬具备了这个特质。目前只看了两期,还不知道接下去节目会发生什么。或许从商业性而言,《爸爸去哪儿》的衍生周边产品已经遍地开花,而《一年级》还有待加强和开发。但至少从品牌来说,《一年级》已经完成了一个原创电视栏目品牌的创立。希望后面的节目,更精彩!
本文来源:娱乐
责任编辑: